TOEFL(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简称TOEFL)是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ETS)举办的英语能力考试,全名为“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中文音译为“托福”。TOEFL有三种,分别是: pbt—paper based test 纸考 677, cbt—computer based test 机考 300, ibt—internet based test 网考 120, 新托福满分是120分。TOEFL考试的有效期为两年,是从考试日期开始计算的。例如:2003年1月18日参加考试,这次考试成绩的有效期是从2003年1月18日到2005年1月18日。
仅1988~1989年度,全世界就有56万多人参加了TOEFL考试,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了1700多个T0EFL考试中心。至今为止,美国和加拿大共有2300多所院校规定,凡是外国学生申请到该校入学学习的,必须提供T0EFL,GRE,GMAT或TSE的某一项或两项标准化考试证明,只有达到学校所要求成绩的报考者,才能取得入学和申请奖学金的资格。除了美国、加拿大等大部分国家的高等院校外,欧洲(如英国)、大洋洲(如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都已承认TOEFL考试成绩。近几年来,国内的联合国驻华机构和外企及合资企业在聘录用职员时,或国际基金组织在测试职员的英语水平时,也都采用TOEFL考试成绩。
新托福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阅读(Reading)、听力(Listening)、口试(Speaking)、写作(Writing)。每部分满分30分,整个试题满分120分。
(1)阅读(Reading):有三篇文章
每篇文章对应有11道试题,均为选择题。除了最后一道试题之外,其他试题都是针对文章的某一部分提问,试题的出现顺序与文章的段落顺序一致。最后一题针对整篇文章提问,要求考生从多条选择项中挑选若干项对全文进行总结或归纳。新一代托福阅读文章的篇幅比老托福阅读文章的篇幅略长,难度也有所增加。这部分持续时间为1小时,在此时限中考生可以复查、修改已递交的答案。
(2)听力(Listening):
由两篇较长的校园情景对话和四篇课堂演讲组成,课堂演讲每篇长约5分钟。由于是机考,考生在听录音资料之前无法得知试题。在播放录音资料时,电脑屏幕上会显示相应的背景图片。考生可以在听音过程中记笔记。考生不能复查、修改已递交的答案。这个部分持续大约50分钟。
听力水平无疑是新托福成功与否的关键,除阅读外,无论哪一部分都离不开“听”。对于中国考生来说,听力却正是薄弱环节。中国考生提高听力的其中一条有效途径是“听写法”,即把相关听力材料拿来精听,并把听到的内容逐句写下来。也有专门用来练习新托福听写的软件,如新托福听写王软件。“听写法”提高听力的一个缺点是,刚开始练习时可能比较费时。
(3)口试(Speaking):共有6题,持续约20分钟。
第一、二题要求考生就某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三、四题要求考生首先在45秒内阅读一段短文,随后短文隐去,播放一段与短文有关的对话或课堂演讲。最后,要求考生根据先前阅读的短文和播放的对话或课堂演讲回答相关问题,考生有30秒钟的准备时间,然后进行60秒钟的回答。例如,短文中描述了对学校体育馆进行扩建的两种方案,对话中一位同学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即赞成哪种方案,反对哪种方案,并列举了若干理由。要求考生叙述对话中同学的立场并解释他/她列举了哪些理由支持这一观点。
第五、六题要求考生听一段校园情景对话或课堂演讲,然后回答相关问题。考生有20秒钟的准备时间,之后进行60秒钟的回答。例如,先播放一段市场学课堂演讲,演讲中教授列举了两种市场调查的方法,然后要求考生使用课堂演讲中的观点和例子描述教授列举出的两种市场调查的方法。
考生可以在听音过程中记笔记以帮助答题。在准备和答题时,屏幕上会显示倒计时的时钟。
(4)写作(Writing)要求考生在1小时内完成两篇作文。
其中一篇类似于老托福的写作,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就某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字数要求为300字以上。
另一篇则要求考生首先阅读一篇文章,五分钟以后,文章隐去,播放一段与文章有关的课堂演讲。课堂演讲列举了一些论据反驳文章中的论点、论据。随后要求考生在20分钟内写一篇作文,总结课堂演讲的论点、论据,并陈述这些论点、论据是如何反驳文章的论点、论据的,字数要求为150字到225字之间。在写作时,文章会重新显示在屏幕上。这篇作文不要求考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5)加试
一般实际考试中,考生往往会在听力或阅读部分碰到加试试题,也有可能阅读、听力两部分同时被加试。加试部分不算分(有人说会算分,说是抽几题给分),但考生事先并不知道哪一部分是加试部分(有的时候经典加试是能判断出来的),所以应该认真对待。
中国大陆地区,考生须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报名网站报考托福网考。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